地铁列车都有哪些驾驶模式?-微地铁-地铁的真相

地铁列车驾驶模式是什么?所有的地铁司机朋友已经非常清楚了,说的简单点,它是一种规范地铁列车的驾驶场景的简化描述

类似小汽车的手动挡和自动挡驾驶的区别,但驾驶模式仅针对地铁。

想要在一条运营线路中熟练的驾驶一辆地铁列车,掌握地铁列车驾驶模式是所有新老司机的必修课。

那么问题来了,地铁列车的驾驶规则,在不同的地区,不同的城市经常是不同的,中国的地铁行业对地铁列车驾驶模式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。

也就是说,北京的地铁有北京的规则,上海的地铁有上海的规则,北京的地铁司机,到了上海可能就玩不转了,上海的司机到了北京也是一样。

为什么?因为驾驶规则变了。

前段时间,和几个不同地区的地铁司机一起聊天,聊起自己的老本行,也是晕头转向,因为各个地方的地铁列车驾驶模式几乎也都不一样。

其实驾驶模式这事儿并不难,地铁还是那条地铁,列车还是那个列车,熟悉一下规则,你仍然是高手。

当前国内信号厂商实在太多,所涉及的驾驶模式的具体叫法也不尽相同。

本文找了几个厂家的系统,和大家一起聊聊。如果大家有兴趣,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,或者申请加入到我们的司机圈,与全国的地铁司机一起聊驾驶模式,一番神侃之后,你一定大开眼界,必有收获。

本文先抛个砖,我们找三种不通地区的地铁线路,一起来看看。

第一种:北京某线的地铁列车驾驶模式。(素材源自:北京大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轨道交通体验中心模拟驾驶系统。)

体验中心的模拟驾驶系统是以北京地铁14号线为原型进行开发,因此列车驾驶模式完全按照北京地铁14号线的列车驾驶模式进行设计。

其包含的主要驾驶模式如下:

EUM模式、RM模式、ITC-CM模式、ITC-AM模式、CBTC-CM模式、CBTC-AM模式、无人自动折返模式(AR模式)

【EUM模式】

EUM模式严格上说并不是一种驾驶模式,而是一种状态,一种ATP已经被司机切除的状态,也就是说,在这种状态下,列车已经失去了ATP的所有防护功能,列车的安全已经不受车载ATP系统的控制。

EUM模式下,列车由司机手动驾驶,列车的所有安全只能由司机保证。此模式下,车载ATP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为黑屏状态,黑屏界面一般显示有“ATP已切除”字样。

EUM模式下列车受ATP系统控制,列车的驾驶没有速度限制,也就说想开多快就开多快,一切全看司机。

【RM模式】

RM模式是车载ATP系统开机工作的初始模式,这种模式下,车载ATP没有获取移动授权信息,仅仅给列车一个最高限制速度的防护功能,一般防护速度为15 km/h -25km/h之间。

RM模式下,列车由司机驾驶,列车的在不超过这个最大防护速度情况下,行车安全由司机保证,一旦超过这个防护速度,车载ATP立即实施紧急制动,防止列车超速。

RM模式下,ATP开始监视并防护列车的行车安全,且一旦列车收到轨旁设备发送的线路的移动授权信息后,将立即升级为更高级别的模式,从而提供更高级别的驾驶模式。所以RM模式又可以理解为一个列车升级驾驶模式的一个准备状态,或者说是一个“准备模式”。

RM模式和EUM模式的区别在于,车载ATP是否监视列车安全。EUM和RM均有司机看信号行车、司机保证行车安全,但EUM可以开任意速度,想开多快开多快,而RM就却只能在一个最大速度(15 km/h -25km/h)下玩耍,一旦超速,立即紧急制动,谁也没招。

所以,RM模式又叫做限制人工驾驶模式。说得再形象点:RM可以理解为加了“紧箍咒”的EUM模式。

【ITC-CM模式】

ITC-CM模式又叫点式CM模式,ITC表示点式级别, CM模式表示人工驾驶模式,即ITC-CM模式即点式级别下的人工驾驶模式。

点式级别就是列车获取移动授权的方式是间断的不连续的,一个点、一个点获取的,所以叫做点式。点式级别下,人工驾驶列车,列车的安全功能由车载ATP防护,此模式下,车载ATP设备会计算列车的防护速度和推荐形式速度,司机按照这个速度驾驶列车即可,从系统设计角度,这种模式司机只需要根据机车信号行车即可,不需要看地面信号。

RM模式下,如列车收到了轨旁设备发送的点式的移动授权,即可升级为ITC-CM模式。

ITC-CM模式比RM高级了一些,列车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了,RM升级为ITC-CM模式后可以不但可以突破速度限制,还可以在高速下安全的玩耍,比EUM高级了许多了。

【ITC-AM模式】

ITC-AM模式又叫点式AM模式,AM表示自动驾驶模式,即ITC-AM模式即点式级别下的自动驾驶模式。

ITC-AM模式与ITC-CM模式的区别在仅在于驾驶列车的动作的发出者是司机还是设备,ITC-AM模式时,驾驶列车的动作由车载ATO设备提供,也就是说,在ITC-AM模式下,列车在区间巡航时,司机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,列车完全由车载ATO设备进行自动驾驶。所以,AM模式相比于CM模式,自动化程度提高了。

列车处于ITC-CM模式时,车载ATO设备工作正常,满足列车升级为AM模式的条件,即可升级为ITC-AM模式。

ITC-CM模式升级为ITC-AM模式后,列车可以在线路上、高速下、安全地、自动地玩耍,ITC-AM模式是自动化的ITC-CM模式。

【CBTC-CM模式】

CBTC-CM模式是CBTC级别下的手动驾驶模式,与ITC-CM模式的区别为移动授权的区别,ITC-CM模式下列车所使用的移动授权是间断的、不连续的。而CBTC-CM模式列车使用的移动授权是实时的、连续的。CBTC-CM模式的行车安全同样由车载ATP保证,司机手动驾驶列车,在列车的防护速度下运行。

RM模式下,如列车收到了轨旁设备发送的CBTC的移动授权,即可升级为CBTC-CM模式。

CBTC-CM模式比上面几个模式都要提高一个层次,因为它获取的线路信息更多,可以处理的信息量更多。

说得形象点儿,CBTC-CM模式比ITC模式收到的信息更丰富,它知道的太多了。

【CBTC-AM模式】

CBTC-AM模式就是CBTC级别下的自动驾驶,区别可以参考点式级别,换句话说,CBTC-AM模式就是CBTC级别下的自动驾驶,就是ATO设备控制列车。此模式下,由ATO设备驾驶列车,列车安全有车载ATP防护。

列车处于CBTC-CM模式时,车载ATO设备工作正常,满足列车升级为AM模式的条件,即可升级为CBTC-AM模式。

CBTC-CM模式升级为CBTC-AM模式后,就更高级了,不但知道的多,自动化程度也高。CBTC-AM模式是地铁CBTC系统中的最高驾驶模式。CBTC-AM模式下,列车依靠车地大容量通信实时交互信息,并实现列车的自动驾驶功能。

另外,CBTC-AM模式的实现对地铁无人驾驶的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。

【无人自动折返模式(AR模式)】

无人自动折返模式(AR模式)是一种列车正在进行折返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种特殊模式。

AR模式下,列车将自动驶入折返线,自动实现换端,并驶出折返线,在目的站台停稳。全过程不需要司机进行任何操作,司机只需要在进入AR模式前完成相关操作即可。也就是说,这个模式下,司机甚至可以不需要待在车里,列车可以自动完成所有操作。所以AR模式又叫无人自动折返模式。

CBTC级别的列车在满足特定条件时,可以触发并进入AR模式。所以AR模式又被看作是CBTC级别下的无人驾驶折返。

 

第二种:上海某线的地铁列车驾驶模式。

其包含的主要列车驾驶模式如下:

AM模式、SM模式、RM模式、BY模式、AR模式。

【AM模式】

ATO自动驾驶模式,此模式需基于连续式通信及CBTC级别,相当于CBTC-AM模式。

【SM模式】

是AM模式的的降级模式,提供除自动驾驶外的所有功能。SM模式同样基于CBTC原理,列车的运行由司机控制,安全有车载设备进行防护。相当于CBTC-CM模式。

【RM模式】

相当于第一种提到的RM模式。

【BY模式】

BY模式又称旁路人工驾驶模式,此模式下车载ATP设备关断或切除,列车运行安全完全由司机保证,车载ATP系统不进行任何防护,相当于EUM模式。

【AR模式】

AR模式与上文中的AR模式有所区别,此AR模式包含AM模式下的列车折返、SM模式下的列车折返、以及AM模式下的无司机操作的折返,列车的各种折返状态,统称AR模式,与上文AR区别理解,不可一概而论。

第三种:北方某线的地铁列车驾驶模式。

其包含的列车驾驶模式如下:

RM模式、IATP模式、ATP模式、ATO模式、NRM模式、ATB模式。

【RM模式】

相当于第一种的RM模式。

【IATP模式】

相当ITC-CM模式。

【ATP模式】

ATP模式又叫ATPM模式与CBTC-CM模式、SM模式一致。

【ATO模式】

与CBTC-AM模式、AM模式一致。

【NRM模式】

NRM模式与EUM模式、BY模式一致。

【ATB模式】

ATB模式与第一种的AR模式一致,即无人自动折返模式。

列驾驶模式的分类不同地区区别繁多,暂不一一列举,如果司机朋友们对其他驾驶模式感兴趣,可以加入地铁真相的司机专业群,与广大地铁司机朋友们一起交流。